1908年,24岁的苏曼殊与日本艺妓百助枫子一见钟情,同床共枕数夜却相安无事,百助枫子哭诉道,我虽在青楼,却是干净之身,你为何不碰我?苏曼殊一把将枫子揽入怀中配资365,然后说出了一句让百助枫子心伤不已的话。
1884年出生于日本横滨的苏曼殊,有着非常坎坷凄凉的身世。他的父亲苏杰生是广东茶商,母亲却是苏杰生第四房夫人河合仙的妹妹河合若。
因为是私生子,苏曼殊一直被寄养在日本,直到6岁那年,因为苏家一直没有男丁,才被接回了国内。不久,苏杰生生意失败,也顾不上苏曼殊了。年幼的苏曼殊,因为私生子的身份,在苏家受尽欺凌。
13岁那年,身患疟疾的苏曼殊被家人扔进柴房,不管不问。侥幸死里逃生的苏曼殊,一日碰到赞初和尚从门前路过,遂决意跟随赞初和尚在广州长寿寺出家为僧,继承了禅宗曹洞宗衣钵。
不久后,少年苏曼殊因为偷吃烤乳鸽破了戒,被逐出寺门。
14岁那年,苏曼殊跟随表哥前往日本横滨,终于接受了学校教育。在校学习期间,苏曼殊表现出了极高的绘画天赋,在诗词歌赋创作方面同样表现出了极高天赋。
同时,苏曼殊也在日本收获了爱情。他与歌妓菊子相恋,却遭到家人反对,后菊子投海殉情,苏曼殊伤心至极,又回国至广东惠州再次削发为僧,法号曼殊。
虽然出家了,此后的苏曼殊却开始放浪形骸。他以上海为中心,频繁往来于大江南北,以至日本、东南亚等国。
鲁迅先生认为苏曼殊是一个“颓废派”:“一有了钱就去喝酒,没有了钱,就跑去当和尚;南怀瑾说他“行迹放浪于形骸之外,意志沉湎于情欲之间。”
据《曼殊杂记》记载,与他交往的名妓,有名有姓的就达28人之多。
1908年,24岁的苏曼殊去日本探望生母河合若,在烟花巷结识了艺妓百助枫子,二人一见钟情,引为知己,百助枫子更是对其用情至深,以身相许,没想到数夜同床共枕,苏曼殊却要做柳下惠,碰也不碰她,这让枫子姑娘伤心极了,遂说出了“我虽在青楼,却是干净之身”的话。
这时,苏曼殊长叹一声道,佛门弟子,安能蓄内?又赠之以诗:
乌舍凌波胜似雪,亲持红叶索题诗。
还君一钵无情泪,恨不相逢未剃时。
百助枫子得诗后,更加心伤不已,不久后就离开了家乡,此后再无音讯。
那日,苏曼殊和陈独秀等人从日本回国。在归国途中,不知是谁提起了百助枫子,众人假意对苏曼殊嘲弄道,一个和尚何以能独占花魁?
苏曼殊听罢,默默从船舱内取出数件百助枫子赠予他的发饰,给众人传看。而后,苏曼殊将发饰全部抛入滚滚波涛之中,面对着滔滔海水,泪如雨下。
1935年,年仅35岁的苏曼殊在上海病逝,朋友们集资将他葬在西湖西泠桥畔,与南朝名妓苏小小遥遥相望。
正是:
西泠桥畔两苏坟,一代名妓伴高僧。
文|午梦堂主配资365